栏目导航
重与变——先进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观察
发表时间: 2024-12-17 19:22:02 来源:应用案例
株洲,拥有全国顶级规模、链条最完整、生态最完善的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该集群也是国家首批先进制造业集群之一。
2023年,集群总规模超过1600亿元,产值在全国行业占比超过30%,产品出口全球六大洲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整车装备、高铁机车网络控制管理系统、机车车辆电传动系统等多项产品产销量全国第一。
集群现拥有中车株机、中车株洲所、中车电机等400多家链上企业,形成了以整机制造为主体,核心部件、关键系统等为重点支撑,以清洁能源装备、新型工业驱动系统等为延伸的生态化集约型产业体系,本地配套率达80%以上。
但是,随着国内轨道基建项目的收缩,市场容量增速必然随之放缓甚至下降。分量如此之重的株洲轨道交通产业,怎么样保持强大的前行惯性,穿越行业周期?
答案早已写就。株洲轨道交通产业,早早开启了跳出周期的努力,脱离了单一装备的范畴,在延长链条、跨界赋能、技术支撑的基座之上,形成了生态赋能的集群化新范式,成为国内其他同类型产业城市参照和赶超的模板。
以不变应万变。在80多年的轨道交通发展史上,株洲积淀了成熟的重型装备制造能力,更形成了足以赋能百业的厚重底层技术能力。
以裂变应万变。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之间的竞争中,株洲立足优势,延伸发散,以灵活多变且强大的赛道切入能力,实现轨道交通板块在更多领域的丰富裂变。
当下,国内正在拟定标准,计划筛选一批优质产业集群,优先培育托举为世界级产业集群,而专家组此行,意在通过走访调研,为未来拟重点支持的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画像”,制定支持、培育、评判的指标体系。
这是株洲轨道交通产业之重。在集群企业及株洲市委、市政府的共同努力下,近年来发展势头愈加强劲,在持续补齐建强上下游产业链的努力下,如今80%以上配套产品和技术能在本地实现配套,产业集聚度全球第一,产业规模持续突破,依托创新平台的创新成果也在加速转化,已晋级为全国首批先进制造业集群。
可以说,在拥有同类产业的城市中,株洲已经领跑,且积淀了相当丰富的集群发展成功经验。
从市场形势来看,经历了近年的快速地增长,轨道交通产业正进入稳步增长时期,且增速趋缓。依照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到2025年、2035年,我国铁路营业里程要分别达到16.5万公里、20万公里。“十四五”期间,全国总体铁路新增营业里程低于“十二五”“十三五”等建设高峰期。
轨道交通装备产业正在进入以绿色、智能、高端为代表的新阶段,而国内正在推动的大规模设备更新,则将加速这一进程。
国家铁路局计划到2027年基本淘汰老旧内燃机车。与此同时,最早的一批高铁、动车组也将相继进入大修期或更换期。
准确把握新趋势,提前布局新市场,集群领军企业中车株机早已按照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思路,对设备做更新升级,结合数字化转型,重点打造数字孪生工厂、虚拟试验与调试、工艺数字化设计等八大典型场景,建设“智慧株机”。同时,在绿色产品研究开发方面,研发了电——电、内——电、内——电——电、纯电、氢——电等20余款绿色机车,实现了全谱系产品绿色高效设计。
今年10月,中车株机和新朔铁路合作研制的国内首台大功率氢能源动力调车机车,已开始上路运行试验。将目光瞄准老旧柴油机车改造的联诚集团,已交付冷钢集团等多个改造订单,现仍有多个改造项目正在进行。
另一方面,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以及城市对便捷交通需求的变化,城市轨道交通的制式也慢慢变得丰富。目前,全国已有包括地铁、轻轨、磁浮、有轨电车、导轨式胶轮系统等在内的10种不同制式列车投入城市运营,且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的占比不断上升。
在这些新领域,株洲已有智轨、超轨、磁浮等多种产品面世,且仍在持续深度研发攻关。
作为一种需要集齐上万个零部件才能产出的大型装备,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链上的每一个环节,包括零部件、元器件、材料、工艺、技术等,集群内都有企业在深耕,未来将掘出新的更大市场。
海外市场也有巨大空间。当前,欧盟主要国家也进入了新一轮轨道基础设施更新周期,对新能源轨道交通装备等绿色产品需求量大。株洲轨道交通企业持续加大海外市场布局,加速产品由“价值链低端”向“价值链高端”、市场由亚非拉传统市场向欧美澳高端市场、经营模式由单纯的产品贸易向“产品+技术+服务+资本+管理”全要素输出的三大转变。
今年11月,我国单体最大的平价海上风电项目——山东半岛南U场址海上风电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其中27台8.5MW半直驱海上风电机组,就来自中车株洲所。
风电产业被誉为“立起来的高铁”。从轨道交通产业跨入风电领域,株洲已成为中国中车风电产业板块重点布局、全国风力发电装备核心产品集聚最全的城市。
除了风电,株洲轨道交通产业旺盛的生命力,还孕育和支撑了众多跨界行业板块的创新发展,如新能源汽车、深海装备、船舶电驱、机械工程、永磁装备、功率半导体、智能电网、污水处理……在裂变新生的多个领域,年产值均已过百亿。
多年来,株洲轨道交通产业集群在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带领下,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力,以深厚的产业积淀和制造实力,向路外产业扩展,跨界创业,既走稳轨道,又走出轨道,带动产业板块实现一行行、行行行的成功跨界。
为什么行?最关键的,还是紧紧围绕相关产业延伸链条,牢牢掌握核心技术,以底层技术来支撑和托底。
底层技术是“迁居”百业的密码。“理工男”株洲,对于技术有着天然偏爱,在多年专注于制造业的产业进程中,始终大手笔投入研发技术,驱动成果转化。
如今,这种技术创新的动能仍在显化。一场从“制造咖”到“技术咖”的全方位“升咖”竞技赛,正在株洲轨道交通集群企业间发生。
今年9月,以中车株洲所为主导组建的天元智能科学研究院挂牌,计划未来在AI领域深耕细作,立足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大数据领域,不断突破技术边界,推动智能科技与各界深层次地融合,打造中部地区有重要影响力的AI创新孵化新高地。
近3年来,中车株洲所坚持科学技术创新引领发展,持续加码技术能力,先后成立专注于算法和AI领域的“λ实验室”、着眼于绿色低碳技术的“新型电力系统实验室”、定位于芯片定制与系统定义融合升级的“电力电子创新实验室”等专业研发机构,深耕交通和能源领域,积淀了算法、器件、材料三大内核技术,已拥有功率半导体全国重点实验室、变流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11个国家级研发平台。
技术的支撑,不单单是株洲轨道交通产业进一步向上的内生动力,也成为承担更大产业责任的株洲作为。
作为行业唯一一家国家级创新中心,国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创新中心自成立以来,面向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创新发展重大需求和国家战略,架桥铺路、攻城略地,重点围绕绿色节能、智能运维、激光技术等七大行业关键共性技术方向,建设了智能运维、激光技术、氢能源、新材料、智能感知五大创新实验室,形成了“研发技术+科研实验+中试转化”一体化的创新能力平台。目前,该中心已自主开发产品10多项,申请国家专利78项,国际PCT专利11项,联合攻克了激光加工、氢燃料系统、隔音降噪等20多项关键共性技术。
这些技术平台,正成为原创技术诞生、促进成果转化、推动产业进步的强力引擎。
开放、包容、协同、共创,是新时代株洲科学技术创新的关键词。今年,国创中心启动“共创计划”,向国内外研究人员开放,设立开放课题,吸引和集聚国内外高水平科技工作人员来此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
对株洲来说,这样的科创平台,未来不但能够引聚全球智慧,更将成为需求导向、技术招商、就地转化的活跃“大脑”。
这些年,株洲轨道交通产业高质量发展成就有目共睹。在重新回归制造业的当下,全国多省市又“卷”制造,已有轨道交通相关产业布局的多地市,正在对标株洲,加速推动产业发展。
“我们要在别人追近时,还有非常多新的东西让他们去追。”在株洲市产业链发展座谈会上,一家有突出贡献的公司负责人这样说。
近日,国创会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席、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在株洲演讲时,重点提到了生产性服务业,或许为我们指明了未来发展方向。
当下,推动时代进步的新质生产力主要是5大板块,即新能源、新材料、数字智能技术、生物医药和高端装备制造。这也是株洲当前正在进行研发投入和颠覆性创新的主导方向。
黄奇帆提到,当今时代的竞争,在于产业链集群化,而其中的关键不仅在于制造业主体、产品制造基地或者配套系统,更在于十大生产性服务业形成的产业链体系。
新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这些服务占GDP的比重越高,就代表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越先进、高水平发展的比重越高。黄奇帆提出,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发展新质生产力,一要抓好生产性服务业,二要抓好已经具有生产性服务业能力的各种巨头公司、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
在链上企业的积极布局下,株洲正涌现出更多从0到1的重大发现和创新。当下急缺的,是“从1到N”的应用推广。
打造全自主化高端装备供应链,不仅需要攻克国产零部件和原材料技术难关,还需要更加多、更宽、更深的场景应用机会,只有实现终端应用,才能形成大批量的规模制造能力和成本优势。
借鉴沿海地区经验,株洲正在对标发达地区,把产业和创新作为城市功能,将链上企业对应用场景的渴求,与城市建设深层次地融合,以实现新的作为。
当下,株洲正在补齐物流配送、检验测试等制约轨道交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产性服务业短板问题,全力支持培育工业软件、北斗产业等新兴生产性服务业在轨道交通产业完成蜕变和领先示范。接下来,还有产业链研究、金融清算、绿色低碳、数字技术等短板待补。
这不仅仅是高维度产业对与之匹配的地方服务的期盼,更是对地方执政能力提出的考验。
更进一步讲,轨道交通产业的发展能级,或许超过了株洲作为一个内陆地区地级市资源所能供给的范畴。
以链主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为例,当下就有棘手问题待解。国外市场,或许某单个订单体量不大,但国与国、地区与地区之间有标准不同等壁垒。要想进入这些市场,株洲轨道交通链主企业一定逐一拿到这些市场的标准认证“敲门砖”,为此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资金成本。解决这样一些问题,供能的层级就已被提至国家级,需要地方长时间坚持、不懈努力,最终获得支持。
高能级的产业,有不一样一般的高维需求,也呼唤与之匹配升级的地方服务,这是新的挑战。跳出株洲、跳出全国来理解产业,理解企业全球布局背后的逻辑和困境,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支持产业,以更加精准到位的服务推动产业,始终是推动产业高水平发展的必修课。(记者/高晓燕)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版权所有@ | BOB平台|BOB手机客户端|BOB手机官网登录入口 技术支持: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