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querynum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setentcot.com/inc/func.php on line 1413

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database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setentcot.com/inc/func.php on line 1414

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Stmt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setentcot.com/inc/func.php on line 1453

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Sql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setentcot.com/inc/func.php on line 1454
 尖板眼用到了农田里 稻浪滚滚又到丰收季 稻香里的应城 新型农业结硕果_BOB手机客户端_BOB平台|BOB手机客户端|BOB手机官网登录入口

尖板眼用到了农田里 稻浪滚滚又到丰收季 稻香里的应城 新型农业结硕果

发表时间: 2024-11-08 01:15:03 来源:BOB手机客户端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陈勇 通讯员 冯璇 孙缙 摄影: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陈勇

  正是夏秋交替的时节。在应城市祥丰家庭农场里,稻浪滚滚,一串串穗把禾压弯了腰。丰收,已经酝酿到了最关键的时刻。

  酷暑正上演着最后的疯狂。稻田里,却不见“锄禾日当午”的农人。“育秧用育秧机,耕整有旋耕机,插秧用插秧机,施肥除草用无人机。”农场法人代表李红斌介绍,对马上就要来临的丰收季,农场也早已备好联合收割机和拖拉机。

  应城是全国商品粮大县、籼糯稻生产大县,有“全国籼型糯稻生产第一市”之称。近年来,应城市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机械化步入“快车道”。而水稻侧深施肥、土壤快速检测等新技术的运用,智能化“数字农场”的试水,让农业生产效率屡创新高。

  2015年,李红斌回到了家乡应城市黄滩镇上河村。村里的青壮年都外出了,不少农田抛荒,让他痛心不已。

  在综合考察多处真实的情况后,李红斌决心要走一条“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产业龙头化企业”的新型农业经营之路。

  注册、进苗、引种、推广……李红斌在瞄准“科技兴农”这个法宝后,他流转了附近村民几近荒废的土地,投资购买各种农用机械,使当初荒芜的农田基本达到了地块方格化、操作机械化的标准。

  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让更多的人吃上放心粮,这是李红斌在成立祥丰家庭农场时就定下的目标。

  8月28日,极目新闻记者在祥丰家庭农场的试验田看到,这里被整齐地划分为若干个小块,每一块都标注着试验编号,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一次性施肥的减肥效果正在这里测试。

  李红斌介绍,水稻侧深施肥是化肥减量增效的一项新技术,通过给插秧机安装侧深施肥装置,可以在插秧的同时,将肥料施于秧苗侧边土壤中。

  这项技术可根据土壤条件和作物需求调整施肥量,经过试验,使用水稻侧深施肥技术的农田,化肥使用总量减少了20%,环境污染小,水稻的抗倒伏能力也显著提升。如今,这项技术正在全应城市进行推广。

  什么样的水稻品种适合在应城栽种,什么样的化肥效果更好用量更少,一块块试验田里,不同品种不同施肥方式种出的水稻,相互对比,答案呼之欲出。

  稻田里,还插着许多诱捕害虫的装置。“这个是二化螟性诱捕器,这个是太阳能杀虫灯。”李红斌说,有了这些杀虫利器,中稻全生育期可减少施药1次至2次。

  而在田店镇畅马村应城市水生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稻田里,还用上了小麦赤霉病自动监测预警系统、空地一体虫情自动采集系统。合作社理事长李军介绍,这个系统通过诱捕采集害虫,分析稻田虫害,可以实行自动预警。

  除了这些新技术,应城还在糯稻示范区全面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同时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施肥技术,有机肥应用面积达50%以上;推广低茬收割秸秆还田技术应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5%以上,其中机械化粉碎还田作为肥料使用达80%以上。

  田店镇畅马村也是应城糯稻的重要生产区。这个村子里,有不少姓“畅”和姓“钮”的村民。

  今年50多岁的钮中元,孩子在外地工作,家里只有他和老伴,两人种了200亩糯稻。“自家田只有30多亩,其他100多亩都是流转的。”

  种得过来?“从种到收,全程机械化。再有200亩,也种得了。”钮中原介绍,家里近几年陆续购买了3台旋耕机、2台收割机、2台插秧机,“自己够用,还能给其他农户帮忙,赚点服务费。”

  要是嫌购买农机投入太大,也能买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社会化服务。畅马村的水生农机专业合作社,就拥有55台套大型农机农具,价值200万元,可以为农户提供从种到收全程机械化服务。

  水生农机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5年,现有成员12人,合作社从106户农民手中流转了2700亩土地,全部用于优质糯稻、双低油菜等绿色农产品生产。

  在农机的助力下,水生农机专业合作社一天可机插秧400亩,较以前相比,每亩糯稻产量增加100—200斤。2023年,该合作社仅糯稻年产量达350万斤,创产值600万元。

  除了合作社的土地,水生农机专业合作社采取订单作业、生产托管等方式,为农户提供社会化服务,作业范围已辐射到周边十几个村,累计完成社会化服务面积65万亩。

  每年秋收时,李军不单要与外地跨区机收客竞争,还要与本地其他农机合作社抢业务。“几乎每个村都有农机专业合作社,设备都很齐全,我们并没有明显竞争优势。”

  据了解,应城职能部门引导农机合作社提升服务质量,在示范区全面推广机插秧、无人机施药、联合收割机低茬收割秸秆还田、农机“耕、插、割”北斗定位精准作业等技术。截至目前,应城市通过送农机下乡、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推广农机新技术等方式,共培育35家农机专业合作社,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3.6%。

  产自应城番茄公社的小番茄,历来以个头颜色相似,口感一样闻名,就好像流水线生产的产品一般,让我们消费者喜爱。小番茄标准化的原因,是因为他们产自智慧大棚。

  番茄公社位于应城市三合镇西头村,由湖北富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规划占地2809亩,引进先进以色列现代数字农业技术,为兼具休闲观光、旅游度假、农事体验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基地。

  记者在大棚里看到,新栽种的数千株番茄幼苗有序排列、长势正旺;补光灯、气象站、降温风机湿帘等现代化设施农业设备引人注目。

  湖北番茄公社数字农场有限公司负责的人介绍,在智慧大棚里,平均每1000平方米有10个传感器,这就是番茄大棚的“数字大脑”,工作人员只需设定调整好适宜小番茄种植的温度、湿度和光照等参数,番茄树就能不断长大,它们比一般的番茄树能高出二分之一,而且每株收益更高不说,每颗番茄还长得基本一致。

  大棚上面两层遮阳网,当光照值达到1000(勒克斯)的时候,它的第一层遮阳网会展开,当光照值达到1200(勒克斯)的时候,它的两层光照遮阳网全部都会打开。

  此外,大棚一侧还有一个水帘,对面则是循环风机。当大棚里温度过高时,风机自动开启,从水帘里循环出来的空气,可以让大棚迅速降温。“里面的循环风机每20分钟就会启动一次,让里面空气对流一下。”

  每个这样的番茄智慧大棚占地4亩,这么大的面积,管理人员却只需要一个人。“每株番茄都配备一根滴灌导管。”工作人员从培养番茄的椰糠中拔出一支连接着滴灌导管的滴箭,“这是水肥一体化滴灌系统的施肥终端,我们根据番茄植株的生长阶段,提前调配了水肥营养液,并在电脑端设置了施用量和次数,每隔一段时间,系统就会自动精准滴灌施肥。”

  番茄公社不仅是数字农业的“试验田”,也是技术应用的中转站。其研发的“土壤快速检测技术”,通过安装传感器的CT测土车,能够准确测出土壤的健康情况,为精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该技术已为周边地区100万亩水稻田进行了体检,成功绘制出了数字土壤地图。

  可口的番茄、智能的装置,也吸引了许多游客专门过来体验采摘乐趣,大棚前还专门为游客提供了度假帐篷和无动力游乐设备。今年“五一”假期和“六一”儿童节,园区的人流量达到了每天2000人。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