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踔厉奋发开新局 笃行不怠向未来
发表时间: 2025-01-06 04:25:05 来源:风机型号参数
核心提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的能源安全新战略,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上升为国家能源发展的策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方面,明白准确地提出要“健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机制”。2024年9月,习视察甘肃并在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座谈会上指出“要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大力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有序推进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和电力外送通道建设”“打造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庆阳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西部大开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水平发展的决策部署,着力探寻从“黑色经济”到“绿色经济”的价值跃迁,紧盯陇东国家级综合能源基地建设要求,坚持“绿色循环、高效低碳”发展理念,全力以赴加快能源资源开发步伐,石油石化产业规模持续扩大、煤矿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天然气开发利用实现零突破、百万千瓦风电基地建成、电力外送工程建设拉开帷幕,全市能源化工基地建设进入多能互补、多极突破、多点支撑的新阶段。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初冬的陇东大地秋色渐浓,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原野与山脉河谷相互映衬,色彩与田园风光相互交织,犹如披上了五彩斑斓的盛装,弥漫着浓浓的暖黄红橙色彩,分外美丽。日前,走进华能正宁2×1000兆瓦调峰煤电项目建设现场,钻塔林立,机器轰鸣,巨大的吊车在空中缓缓移动,各种各样的车辆在工地上来回穿梭。在这片热火朝天的工地上,随处可见忙碌的身影,身着蓝色服的工人们头戴安全帽,在各自的岗位上挥汗如雨……。
庆阳是一座有着27119平方公里的神奇土地,它既拥有黄土高原粗狂广袤的沟壑山峦,也有着色彩斑斓的如梦如幻的丹霞地貌,还有着流水潺潺宁静美丽的河谷地带。庆阳既是革命老区,又是能源新都,境内油煤气风光电资源共生,是鄂尔多斯盆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陕甘宁能源“金三角”规划的重点区域。也是正在建设的国家级陇东综合能源化工基地的主战场。此外,庆阳还有丰富的风、光电力资源,能源资源高效综合利用潜力巨大。全方面推进煤炭资源高效开发利用,对推动当地煤炭与新能源优化组合,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将发挥重要作用。
庆阳石油资源储量78.8亿吨,占鄂尔多斯盆地的41%,已探明地质储量32.1亿吨;煤炭预测储量2360亿吨,占甘肃省储量的97%,已探明地质储量227.46亿吨;天然气资源储量2万亿立方米,风能资源可开发量约为800万千瓦,太阳能资源可满足150万千瓦以上光伏发电需求。能源资源富集,油煤气风光资源共生。
如何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这是历届庆阳市委市政府聚力攻关的重大课题。
2014年,国家能源局批复《陇东能源基地开发规划》,全面支持将庆阳建设成“国家重要的能源生产基地、西北地区重要的石油炼化基地、传统能源和新能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
新时代党中央国务院、甘肃省委省政府推进西部大开发政策,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政策,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政策,都进一步明确支持陇东能源基地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加快能源资源产业绿色发展,延伸拓展产业链,鼓励资源就地转化和综合利用;
2005年,面对甘肃煤炭资源严重短缺,供需矛盾紧张,制约全省火电行业健康发展的困境,甘肃省委省政府积极研究对策,加大平凉、庆阳煤炭资源的勘探开发,积极打造陇东能源基地。
在省地勘基金的支持下,甘肃煤田地质局担当使命,从2005年起,历时10年之久,举全局之力开展勘查会战,在陇东地区查明煤炭资源量超过280亿吨,实现了陇东煤炭资源勘查的重大突破。
2022年初,甘肃省有关部门出台了《陇东地区煤炭资源开发建设整体推进工作方案》,为庆阳煤炭资源开发确定了时间表、路线图。庆阳确定了加快建设陇东综合能源化工基地的发展定位,加速推进石油、煤炭、天然气、风光电新能源综合开发。
记者从庆阳市政府有关部门了解到,庆阳煤炭资源按区域划分为宁正、沙井子、甜水堡、宁西、宁北5大矿区,规划建设18对矿井、逾1亿吨产能。目前,宁正、沙井子、甜水堡、宁西4个矿区总体规划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批复总规模7260万吨/年;宁北矿区完成地质勘查。
在陇东综合能源化工基地建设上,庆阳市自然资源局研究制定了《庆阳市推动矿产资源勘查开发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实施方案》《关于构建油煤气资源管理共同责任机制的指导意见》《庆阳市煤炭资源开发建设整体推进工作落实意见》,建立健全了全市煤炭资源开发建设整体推进工作机制,并成立了庆阳市煤炭资源开发建设整体推进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勘查出让推进工作专班、开发建设推进工作专班、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工作专班,从机制体制上保障了煤炭资源开发整体工作高效落实。
据庆阳市自然资源局局长、党组书记李廷位介绍,即将进行招拍挂程序的煤炭区块,按照总体统筹、分类实施、有序推进的开发思路,统筹考虑陇东地区煤炭资源禀赋和发展条件,深入分析研究深井煤炭资源开发路径,支撑建设现代化、智能化矿井,整体推进陇东地区煤炭资源开发及外运通道建设,形成绿色高效、输转通畅的陇东地区煤炭发展新格局,有效保障“陇电入鲁”工程及川、渝地区用煤需求,为全省乃至全国煤炭安全稳定供应作出积极贡献。
2024年1月12日,庆阳市与华能甘肃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山东能源集团西北矿业有限公司签订沙井子中部煤田开发建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该协议的签署,是庆阳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里程碑、央企地企强强联合的新典范、庆阳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极。
沙井子中部煤田总体设计为刘园子、马福川、毛家川三座煤矿,总规模1090万吨/年。根据协议,三方将紧抓国家新一轮煤炭产能周期下的投资机遇,依托煤电联营政策,共同推进沙井子中部煤田开发建设,促进煤炭、电力行业协同发展,提高能源安全保障水平,促进地企共同发展。
刘园子、核桃峪、甜水堡二号煤矿产能大幅度的提高,华能新庄煤矿联合试运转,九龙川煤矿获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准,环县沙井子南部等多个矿区煤炭矿权挂牌出让。2023年,庆阳市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全力支持煤矿企业增产保供,加快布局煤化工产业。全市煤炭产能达到1930万吨,全年煤炭产量达到750万吨,开启了庆阳煤炭资源安全高效开发。
庆阳市自然资源局副局长南永强和记者说,我国首个千万千瓦级“风光储输”多能互补综合能源基地——中国华能陇东能源基地在庆阳启动建,宁正、沙井子、甜水堡、宁西4个矿区总体规划获得了国家发改委批复,宁北矿区已完成地质勘查,5个矿区总规模达到1.063亿吨/年,华能正宁核桃峪800万吨/年煤炭矿井正式投产,刘园子年产90万吨矿井已建成,宁西矿区一号、二号、三号井田,宁西后备区,环县沙井子南勘查区5个煤炭井田探矿权挂牌出让,总资源量达67.56亿吨。沙井子南部井田建设2对矿井1100万吨/年正在开展勘探,7大煤炭资源井田区块即将招拍挂……连日来,庆阳市煤炭资源开发领域捷报频传。
用好黑金资源,实现能源互补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主脉,庆阳已步入能源发展快车道。
加快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是推动煤炭工业转型升级、高水平发展的核心技术支撑,是实现煤矿减人增效、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提高煤矿本质安全水平的有效手段。
寒冬时节,走进核桃峪煤矿副立井机房,落地摩擦式轮提升机正在轰轰作业,工作人员有序操作着按钮,记录着有关数据。
“我们采用国内井工煤矿最大直径68毫米压实股提升钢丝绳,其电控、变频、液压系统均为全国最先进的设备。”
核桃峪煤矿副矿长李灵博和记者说,核桃峪煤矿采用主斜井、副立井和回风立井混合开拓方式,煤质为低灰、低硫、特低磷、高热值不黏煤,可作为动力用煤、民用煤以及化工用煤,设计生产能力800万吨/年,是目前甘肃年生产能力最大的井工煤矿。
记者了解到,2024年,核桃峪煤矿将以矿井一体化管控平台为载体,综合集成信息基础设施、矿井生产系统、矿井管理系统三大板块内容,打通多个子系统间的数据传输壁垒,实现各子系统间的资源共享、信息融合与互通。通过设备机械化、自动化改造,逐步减少设备巡检、人员操作,降低设备故障、增加生产效率;通过自动化、智能化赋能,实现供电、排水、煤流、通风、安监等岗位的无人值守和远程操作。
2023年,核桃峪煤矿生产原煤472.34万吨,同比增长143.46万吨,增速达43.62%。“2024年,我们将继续推进矿井智能化建设,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力争实现年产600万吨的目标。
沿着宽阔平坦的硬化道路记者来到由华能庆阳煤电公司负责开发建设,并启动首采工作面联合试运转的新庄煤矿,映入眼帘是宽阔平整的道路上点缀着株株绿植,一座座现代化的楼宇格外醒目,机器的轰鸣声划破了冬日的寂静。在安全生产调度指挥中心,新庄煤矿智能化生产控制平台正在运行,记者在显示大屏上看到,从井下到井上,及矿区内外,近30个监控画面实时传输,高质量的视频流、数据流和信息流汇聚在平台上,集中监测、监控矿井地面和矿井井下各工序节点。
“新庄煤矿智能化生产控制平台实现了生产的全部过程中主要系统和机电设施的集中监测与控制,集成各种矿山生产实时数据与管理信息,为新庄煤矿安全管理提供较为可靠依据。”华能庆阳煤电公司新庄煤矿调度室主任巩永春说。
新庄煤矿位于宁县新庄镇,采用立井开拓方式开发建设,设计生产能力800万吨/年,煤炭为低灰、低硫、高热值不黏煤,实测发热量6200大卡,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新庄煤矿是国家发改委审批的甘肃省宁正矿区“十二五”的重点项目之一,也是中国华能集团公司围绕“两线”“两化”发展的策略布局、在甘肃建设陇东千万千瓦级多能互补综合能源基地的“骨干矿井”。井田面积206平方公里,煤炭资源储量19.18亿吨,可采储量9.46亿吨,设计生产能力800万吨/年。矿井采用立井方式开拓、单水平开采,煤质为低灰、中低硫、高热值长焰煤,是优质的动力、化工用煤。
“从2009年开工建设,到2023年底联合试运转,因为煤层埋藏深、赋存条件复杂等因素,我们从开工到开采耗时十多年,攻克了一系列技术难题。”华能庆阳煤电有限责任公司新庄煤矿矿长潘军说。
新庄煤矿在建设过程中先后攻克了深立井裂隙岩层安全高效冻结等多个世界技术难题,目前已完成了矿井通风系统和紧急避险、安全监测监控、人员定位、通信联络、压风自救、供水施救“六大系统”等建设,据悉,新庄煤矿先后完成科技项目14项,授权国家级实用新型专利51项,受理发明专利26项,为矿井高质量开发建设提供了坚强保障。
在科技赋能开发同时,配套建设项目也在持续推进。核桃峪煤矿、新庄煤矿共用的米家沟选煤厂、输煤栈桥和宁正矿区铁路专用线已建成投运,服务沙井子矿区的褚家湾至马福川(甘肃段)铁路专用线项目、服务宁正和宁西矿区的长庆桥至西峰工业园铁路专用线项目上报核准。这些铁路专用线将进一步打通煤炭外运的通路,对促进庆阳市发挥地区能源资源优势,助力能源基地建设,为东部地区提供优质高效能源产品具备极其重大意义和作用。
入选国家首批智能化示范建设煤矿的华能庆阳煤电公司核桃峪煤矿,在矿井建设过程中成功攻克“千米深井封水冻结”这一行业性技术难题,5853米长距离主斜井掘进,创造了国内煤炭行业建设纪录,填补了我国在千米深井封水冻结施工的技术空白。
长期以来,庆阳虽然能源资源丰富,但是能源工业占比大,化工产业链条短,虽然能源化工产业占全市规上工业比重达95%以上,但煤炭资源开发还停留在初级开采和加工阶段,尚未有煤化工项目落地。为此,庆阳市委市政府格外的重视煤炭资源开发,高位推动,超前谋划,瞄准煤化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走清洁高效利用之路,做到把每一块煤“吃干榨净”,积极发展并推广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天然气等清洁能源,优先鼓励和支持风电和光电,不断推进能源结构低碳化,逐步形成“油上推行减油增化延长链条,煤上实行清洁高效综合利用和绿色加工转化,气上加大增储上产清洁利用”的循环发展模式。通过一直在优化产业体系、提升传统产业绿色化水平、增加绿色低碳产业链、培育大数据产业生态,已经构建起工业绿色增长的新引擎。
多年来,庆阳市从始至终坚持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进经济社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紧盯综合能源千亿级产业链建设,按照加大治理力度、逐步还清旧账的思路,采取绿色开发、深度转化、延伸增值、循环利用等方式,督促油田开发区进行生态恢复治理,让公众共享“黑色印象”蜕变后的“绿色红利”。
针对早期油田粗放开发引发的突出环境问题,庆阳市委托中国环科院、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甘肃省环科院在全省率先开展了环境承载力研究,完成了油区生态评估和重点区域地下水调查、陇东油区生态环境评估和油区生态环境保护及恢复治理规划等大型课题研究。全面实施“废气不上天、泥浆不落地、废水不外排”等管控措施,推进油田开发区生态环境治理。
同时,开展了涉及环县、华池县、庆城县、镇原县等4个县12个村的农村土壤环境质量监测,争取中省项目资金支持开展了重点行业企业土壤污染调查和农用地重金属污染源排查整治,对61个村实施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对重要的水源地和重点穿(跨)越河流部位设置了视频监控设施。庆阳市与长庆油田持续实施油区环境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使陇东油区的采出水和措施液处理达标回注率、伴生气综合利用率显著提升,固态废料和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上的水准明显提升。建成清洁文明井场5000多个,油区绿化覆盖率从85%提高到95%,西峰油田、南梁油田入选国家级绿色矿山名录。
在推进绿色转型的过程中,庆阳市不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积极实施“再造一个子午岭”“固沟保塬”、资源开发区生态治理等工程,扎实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坚决守牢黄土高原生态安全屏障。全市累计造林730.8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6.2%。通过实施一系列水土保持项目,庆阳市的水土流失面积和土壤侵蚀强度实现了“双下降”。同时,通过固沟保塬工程、淤地坝建设等措施,有效拦截了泥沙,保护了塬面面积,提升了区域生态功能。环县北部毛乌素沙地防风固沙屏障、草原生态修复治理等项目的实施,不仅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还促进了生物多样性保护。此外,庆阳市还积极地推进历史遗留井场和矿山的生态修复工作,通过申请省级财政资金和技术上的支持,修复了大量受损土地,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2021年12月2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委批复同意甘肃省启动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设立庆阳数据中心集群。庆阳由此成为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东数西算“四大国家战略”的集结地。
甘肃是8个国家算力枢纽节点之一,庆阳是规划的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之一。随着‘东数西算’工程的稳步推进,庆阳市积极融入数字化的经济大潮,跨入中西部资源调配的新赛道,数字化的经济、新兴起的产业培育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
数据中心是“能耗大户”,被作为“不冒烟的钢厂”。庆阳正在加快建设陇东综合能源化工基地,具备发展数据中心、承接东部算力需求的潜力。围绕新能源资源优势,庆阳以“前端绿色供能、中端智慧运行、末端循环汇碳、全程零碳发展”为理念,全力保障新型绿色数据中心建设,推动“大数据中心+新能源”综合开发利用。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怎么来实现高效、清洁、集约、循环的绿色发展,是摆在数据中心面前的一道“难题”,也是“必答题”。
2022年2月,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与庆阳市政府签署《能源双碳产业合作协议》,在“东数西算”产业园区成立陇东能源大数据中心。同年12月,陇东能源大数据中心在国家数据中心集群(甘肃·庆阳)“东数西算”产业园区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为庆阳市的能源生产和分配提供了强有力的数字化支持。
今年以来,庆阳市按照“企业主体、项目支撑、政府支持、市场运作”的思路,立足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及数据中心、新能源智能装备制造配套企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构建数字化的经济产业链体系。截至目前,已与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易事特、中国能建等48家行业头部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庆阳已全面融入了“东数西算”“南水北调”“西煤东运”“陇煤入川”等重大战略性工程,能源开发与数字化的经济互动,正成为庆阳革命老区高水平发展的强劲动力。
油煤气资源富集的庆阳正处在高水平发展的关键时期,四大优势叠加释放,“四千四百”产业链布局取得先发优势,正在成为庆阳经济总量的扩张链、高水平发展的升级链。当前,总投资673亿元的内蒙古东源科技产业链项目即将落地,投资55亿元的同欣科技轻烃深加工项目开工建设,产业集群初具规模,庆阳油煤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将迎来历史性突破。
扩大工业优势,扬帆“数字蓝海”。如今的庆阳,陇东综合能源化工基地已经崛起,革命老区正搭乘“数字化的经济”快车,在高水平发展的赛道上极速前行,一颗数字城市新星正在黄土高原上冉冉升起。
作为甘肃省重要能源基地,面对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压力,庆阳市积极探索绿色发展的新路径。通过聚力打造“综合能源、油煤气化工、数字化的经济、装备制造”四大千亿级产业链,以及“现代农业、文化旅游、中医药康养、绿色环保”四大百亿级产业链,不仅巩固了能源产业的传统优势,还成功培育了一批新兴起的产业,为经济提量升级、提质转型、提效跨越奠定了坚实基础。
历史是一条不息的长河,发展是一曲豪迈的赞歌。庆阳市政府负责这个的人说,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上,庆阳市坚决扛牢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责任,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做强做精煤炭主业,坚持向清洁能源绿色转型,抓住用好“一带一路”建设、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新时代革命老区振兴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和关中平原城市群建设等国家战略机遇,以推动高水平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快建立现代能源经济体系,加快资源优势转化提升,推动煤炭资源综合利用互补错位发展,构建陇东地区优势互补、联动发展新格局,加快打造甘肃东部经济增长极,全力推进陇东综合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努力走出一条新时代革命老区高水平发展的新路子。(作者: 王锋)
- 上一个: 华宁焦煤大力加速立异增效脚步
- 下一个: 山东省高速养护集团获重要专利:优化风钻钻杆转速的创新方法
版权所有@ | BOB平台|BOB手机客户端|BOB手机官网登录入口 技术支持: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