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为元谋烈士纪念馆提供和搜集历史资料
发表时间: 2025-01-18 19:16:39 来源:BOB手机客户端
2024年10月,我从白浪情网组织的“铁色之旅,成昆寻踪”活动,发出的日程信息中获悉,云南元谋县正在筹建烈士纪念馆。该县退伍军人事务局在向全国铁道兵、铁二代征集修建成昆铁路元谋段的历史文字资料、图片资料和实物等。
如:珍贵的报纸、表彰文件、图片(含施工场面、作战会议、首长讲话及合影照、战友合影、老兵故地回访、当年军营生活照等。)凡与修建成昆铁路有关的都搜。联系人是元谋县退伍军人事务局的张云松副局长。
据本人所知,成昆铁路元谋段的施工部队为:黄瓜园往金沙江方向,是铁道兵第一师负责;黄瓜园往黑井方向,是铁道兵第八师负责。八师段黄瓜园至石膏青一号隧道,是铁道兵第八师三十七团负责修建;石膏青一号隧道往黑井方向是三十八团负责。
▲三十七团卫生队四位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入伍的来自胶东半岛的老军医在元谋团部机关卫生所合影。后左张庭勉,后右张作政,前左高天增,前右张咸明。
元谋县能禹烈士陵园原为8708部队(三十七团)部队烈士陵园,内有烈士墓冢70座。现在整合后,共有烈士墓冢220座。其中,修成昆铁路牺牲的铁道兵烈士墓冢209座(三十七团70座,中坝三十八团陵园迁入36座,黄瓜园一师陵园迁入103座),其他部队和地方牺牲的烈士墓冢11座。
修成昆铁路时,我们三十七团团部驻元谋县县城,部队铺撒在黄瓜园至石膏青一号隧道的铁路两侧。听到元谋要建烈士纪念馆的消息,作为曾经在元谋参加过成昆铁路建设的一分子,我特别高兴。在铁道兵退出部队序列的40年后,元谋人民始终没忘记当年修铁路的铁道兵。
要为铁道兵英烈修纪念馆。搜集烈士的图片和详细的背景资料;搜集铁道兵“逢山凿路,遇水架桥,沐雨栉风”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修建成昆铁路的历史资料。这不仅是元谋人民的一件大喜事,也是我们每一位铁道兵老兵值得高兴的一件大喜事。
亲历过那段历史的老兵,我们有责任向他们提供自己能提供的历史资料。让人民永远铭记“铁道兵”,这个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曾为祖国建功立业的英雄部队;让铁道兵精神永远传承下去。
我因此,还特向白浪情李卫华董事长提了通过白浪情平台,助力元谋建馆的建议呢!
根据信息里提供的联系方式,我联系了元谋县退伍军人事务局的张副局长。在交谈中,我得知,他就是2015年4月,我们凯里老兵回元谋为战友扫墓时,接待过我们的那位民政局副局长。
这些年来,他一直负责张罗着,分布在元谋县境内中坝、能禹、黄瓜园三所烈士陵园里209座铁道兵烈士的坟茔。最后,把他们一起整合到元谋火车站旁的能禹烈士陵园。他接待过一批批前来为烈士扫墓的,来自全国各地的老铁道兵和烈士亲属。他是我们铁道兵的老朋友了。
互加微信后,我把这些年来,我发表在《中铁浙江》、《铁道兵记忆》和白浪情网上回忆成昆线的文章、半个世纪前,在元谋照的战友合影老照片和我们回成昆线、襄渝线扫墓的图片给他发了过去。
与此同时,我还将此消息转发了我们凯里的几个老兵群、三十七团卫生队战友群和相关的首长、战友和铁二代。
信息发出后,我们三十七团政治处的文化干事,居浙江湖州的周其林首长发来了修成昆线多张老照片,其中有为抢救落水战友而牺牲的一等功臣陈满祥烈士等。让我转给元谋县退伍军人事务局。
我们三十七团卫生队高天增队长的女儿,居上海的高闽丽女士收到信息后,还转发给她的铁八师铁二代同学群。并发来了,他搜藏的首长们在元谋时的老照片。
原八师医院政委张华荣首长的女儿在八师铁二代同学群里,见到高闽丽发的信息后,即给她发了师医院首长看望,在成昆线隧道施工中,因排哑炮而被炸瞎双眼的英雄董金官的合影老照片。但英雄董金官的部别不详。
我记得,我看过,我们三十七团宣传队曾经在元谋表演过宣传董金官的节目。而且, 1970年他们还带着这一个节目,代表八师去北京参加铁道兵文艺汇演。
于是,我咨询我们团里主管宣传队的周其林干事。周干事说,董金官是三十八团的。详情,待他联系当年负责整理董金官材料的三十八团政治处宣传股的邵继梅干事再说。
通过联系三十八团政治处宣传股的邵继梅干事获悉,董金官是三十八团一营三连班长,江苏苏州吴江区人,1961年入伍,一级残疾军人,现住苏州市吴江区同里镇。
邵继梅干事还向周其林干事提供了,当年部队和地方报纸电台,宣传报道董金官的情况:
1966年3月23日《国防战士》报以《身虽残志更坚——记双目失明的班长董金官》为题报道;
1966年4月13日《云南日报》刊登了罗开富、邵继梅合写的《无畏的战士董金官》;
1966年4月22日,《铁道工地》报以《眼盲心亮身残志坚的钢铁战士——董金官》为题报道;
1966年10月12日,《铁道兵》报以《思想是革命战士的第一生命——记坚强战士董金官》为题报道;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云南人民广播电台也相继报道了董金官的英雄事迹。
邵继梅干事还提供,董金官受伤前的照片、2023年10月,董金官在女儿的陪同下将一面写着“全心服务暖兵心,尽职尽责显真情”的锦旗,送给苏州市吴江区同里镇退伍军人服务站的照片。
▲八师医院政委张华荣首长(右),王心斋首长(左)在广通师医院看望在隧道排哑炮时,被炸瞎双眼的三十八团一营三连班长董金官时合影。
周其林干事在董金官的照片和事迹的触动下,仿佛又回到了当年的成昆铁路建设工地。他立即从铁轨入手,写下了一首《铁轨上的花》的现代诗发表在白浪情网上。
元谋能禹烈士陵园,葬有我们三十七团黔东南籍的六个烈士。1966年入伍的5个,1969年入伍的1个。他们是:
邰玉明,台江县人,1947年生,1966年入伍,1966年11月11日牺牲;
刘老四,榕江县人,1946年生,1966年入伍,1966年9月16日牺牲;
杨致敬,天柱县人,1946年9月生,1966年入伍,1966年7月22日牺牲;
赵光应,台江县人,1945年生,1966年入伍,1968年6月7日牺牲;
林世成,榕江县人,1947年生,1966年入伍,1966年12月15日牺牲;
袁国祥,凯里县(今凯里市)人,1951年2月生,1969年入伍,1969年5月27日牺牲。
因受空间所限,我们三十七团(8708部队)烈士墓茔的墓碑上,在部别栏只刻“8708部队战士或班长……”没有某营某连。籍贯只写到县,也没有因何牺牲和牺牲的地点。现在修纪念馆,需要补齐烈士的全部背景资料和照片、先进事迹、立功授奖证书等等。
吴应华是我们三十七团机械连1966年入伍的凯里籍战友。他在战友群里见到我发的信息后,提供了赵光应烈士的信息。他说,赵光应是一营三连战士,在大马台隧道施工中牺牲。老吴是开压风机的,那时,他在三连驻勤。
为了进一步了解赵光应烈士的情况,我又联系了台江籍在凯里火车站退休的,1966年入伍的毛光华战友。他告诉我,赵光应战友是安全员。那天,中午交接班要离开时,他看到隧道上边在掉砂石,即拿起钢钎撬探。突然,一块巨石落下击伤他的头部,当场死亡。
为了获取烈士的老照片,老毛请居台江的战友联系赵光应烈士的亲属。看家里是否还保存有烈士的老照。台江的战友到烈士的家后,得知烈士的三个兄弟都已离世。最后,他从烈士二兄弟媳妇那儿获得了当年烈士的一张老照片。
邰玉明烈士是台江县人。台江县1966年入伍的老兵,有的已离世,有的身体欠佳,已无法交流。能联系上的,该县1966年入伍健在的老兵,只有居凯里的毛光华战友和居贵阳的吴通龙战友了。
他俩都不认识邰玉明烈士。问老兵群里雷山和凯里籍的66年老兵也没人认识他。这样,邰玉明烈士的详细资料就没有办法获得了。
居凯里的石明祥是1969年入伍的榕江县籍战友。2018年,他曾与榕江籍的9位老兵相约回元谋,为长眠在成昆线上的铁道兵战友扫墓。听到元谋要建烈士纪念馆的消息,他很高兴。
▲2015年4月凯里老兵在元谋原三十七团司令部旧址,今元马中心学校与该校德育主任(白服装)合影。
为了获取榕江籍刘老四和林世成两位1966年入伍烈士的详细资料,老石从凯里去榕江找1966年入伍的老兵询问情况。
得到的结果是,有的老兵已离世;有的年老体弱,已无法沟通;健在的又互不认识。刘老四和林世成两位烈士都是入伍不到一年就牺牲了。
所以,除了同在一个连队的互相认识外,在其他连队的,即使是同一个县的,也没机会认识。老石通过多方了解。最后得知:刘老四是八开兴华摆桥村人;林世成是乐里兴隆寨人,已婚入伍。他牺牲后,媳妇带孕改嫁。
杨致敬烈士是天柱县人,通过打听战友群里1966年入伍的老兵,都没有人认识他。这是因为杨致敬战友到部队后,还没有来得及与大家相识就早早地走了的缘故。
顾永良战友提供了袁国祥烈士的信息:袁国祥,凯里县(今凯里市)五里桥公社(今炉山镇)干坝村人,1969年入伍,8708部队五营二十四连战士,1969年5月27日,在隧道施工中,因电击伤牺牲。
为了向元谋纪念馆提供袁国祥烈士的照片,居凯里的张春良战友专程从凯里乘车去炉山,再从炉山乘拉人赶集的私家车去干坝。当他几经周折,找到袁国祥烈士的家时,得知他的哥哥已离世多年。他哥哥的两个侄子对袁国祥烈士的事,一问三不知。
张春良战友到那里以后才知道,袁国祥烈士的哥哥姓赵。他们是同母异父或是同父异母,不清楚。看来,袁国祥战友是一个苦命的孩子啊!尽管没有正真获得袁国祥烈士的照片,但作为战友,张春良战友已尽力了。相信袁国祥烈士的在天之灵也已经看到,不会再怪罪健在的战友们了。
版权所有@ | BOB平台|BOB手机客户端|BOB手机官网登录入口 技术支持:网站地图